DB2310∕T 143-2024 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ID

AF35D11BA501491D920F9948BD3225D2

文件大小(MB)

0.19

页数:

5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9/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20 65.020.20,CCSCCSCCS,B 38 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 2310/T 143—2024,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2024 - 08 - 05发布,2024 - 08 - 16实施,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10/T 143—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牡丹江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牡丹江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方正县宝兴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兴云、张顺捷、付饶、车辑、申林、毕连东、张丹、么宏伟、郑重、李实、张良、于弘远,DB 2310/T 143—2024,1,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 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 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 刺五加野生抚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Rupr& Maxim.) Maxim.)野生抚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栽植、经营管理、平茬复壮、断根促繁、生产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林下刺五加资源的恢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准则(试行),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LY/T 1653 刺五加育苗技术,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产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5 选地与整地,林地选择 5.1,应选择有刺五加野生分布的郁闭度0.3~0.5的针阔混交林地,坡度≤25°的半阳坡、半阴坡或阴坡中下腹,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层厚度≥25 cm,pH值5.5~7.0,林间空地、林缘或更新迹地,整地 5.2,5.2.1 整地时间,于栽植前一年秋季整地或栽植前整地,5.2.2 林地清理,DB 2310/T 143—2024,2,清除濒死木、病腐木、枯立木。割除其它影响刺五加生长的灌木、下草、梢头、枝丫等,窄带状沿等高线堆放,割带≥3 m,保留≤1 m,5.2.3 整地方法,穴状整地:穴径40 cm,深25 cm~30 cm,将穴内土块打碎,捡出石块、残根、枯枝等杂物,并疏松穴内土壤,鱼鳞坑整地:穴的长边50 cm,平行等高线,穴宽30 cm,碎土深20 cm~25 cm,外高内低,稍向内倾,呈倒簸箕形,5.2.4 整地密度,根据林分结构因地制宜,林内采用三角形或不规则配置方式,每667㎡保苗密度110株(丛)以上。更新迹地和林缘采取成行栽植方式按1 m×(1 m~1.5 m)进行,6 栽植,栽植时间 6.1,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土壤解冻深度≥20 cm时进行,苗木选择 6.2,应符合LY/T 1653第12.1.4中Ⅱ级以上苗木的规定,栽植方法 6.3,苗木处理符合GB/T 15776中8.5.2.1的规定。栽植时应保持苗木直立,根系充分伸展,培土、轻提、踏实,覆土至苗木根颈上2 cm~3 cm处,7 经营管理,割灌除草 7.1,6月中上旬至8月上旬割除影响生长的杂草和灌木。栽植后前2年每年割灌除草2次,第3年起每年1次,补植 7.2,苗木栽植成活率低于90%,应于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进行补植,8 平茬复壮,秋末冬初对新植苗或天然冠形不好的刺五加近地表10 cm~20 cm处进行短截,9 断根促繁,林龄5年以上,于秋季以植株为中心在直径1 m~1.5 m处环状开槽切断根系,槽深20 cm~25 cm,促进根蘖苗萌发,DB 2310/T 143—2024,3,10 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栽植、经营管理、平茬复壮、断根促繁等主要技术内容……

……